修辞手法
汉字形体演变
上声的变调
一的变调
不的变调
句子类型
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林连玉 - 作者简介
古诗
敕勒川 - 敕勒歌
敕勒川 , 阴山下。
天似穹庐 , 笼盖四野。
天苍苍 , 野茫茫,
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写敕勒川的地理位置。
描写敕勒川的天空。
描绘天空和大地。
写草原上的风和牛羊。
诗句 、 译文
在敕勒川的阴山群峰下,
天空像一个大蒙古包,笼罩着四面的原野。
天空一片深蓝,草原辽阔无边,
大风吹过长草低垂,一群群牛羊显露出来。
春夜喜雨
好 雨 知 时 节 , 当 春 乃 发 生。
随 风 潜 入 夜 , 润 物 细 无 声 。
野 径 云 俱 黑 , 江 船 火 独 明 。
晓 看 红 湿 处 , 花 重 锦 官 城 。
译文 《春夜喜雨》
译文 《春夜喜雨》【完整】
以比拟修辞把雨人格化,这雨知道什么时节该来,
正当春天它就催发植物生长。
夜晚春雨悄悄飘落,表现了它轻柔无声、滋养万
物的特点。
写夜雨美景,点出了乌云密布、雨意正浓的景物
特点。
诗人目睹春雨绵绵,他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时,
城中将是一片春色饱满。
苏轼 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
水光潋滟晴方好, 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 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译文 - 苏轼 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
晴天时水光波动才是美好,
雨天时云雾迷茫也很神奇。
应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,
无论淡妆浓妆都显得合适。
第十三课《论(lún)语》论学选
第一则:说明学习的方法、乐趣和修身的态度。
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(yuè)乎?
“学习过的知识,时时温习,不也是很愉悦吗?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
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,不也是很快乐吗?
人不知而不愠(yùn),不亦君子乎?”
别人不了解我,我却不恼怒,不也是有德行的人吗?”
第二则:讲述每天反省,做好三件事。
“吾日三省吾身。
“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。
为人谋而不忠乎?
替别人谋划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?
第二则:讲述每天反省,做好三件事。
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
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?
传不习乎?”
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?”
第三则: 谈论好学的几个方面
“君子食无求饱,
“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,
居无求安,
居住不要求舒适,
第三则:谈论好学的几个方面
敏于事而慎于言,
工作勤劳敏捷,说话小心谨慎,
就有道而正焉,
接近有道德的人纠正自己的缺失,
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这样可说是好学了。”
第四则: 强调学习与思考并行。
“学而不思则罔,
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;
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了。”
第五则: 阐明人人皆可以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。
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几个人走在一起,必定有可以成为我学习对象
的人。
择其善者而从之,
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,
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借鉴他的缺点自我改正。
中心思想
通过孔子和曾子的语录,启示人们
要重视为学和修身,在学习中乐学
善思,在品德上实践体悟,使生命
日益充实,焕发光彩。
第十三课《论(lún)语》论学选
汉语拼音
说( yuè ):通“悦”,愉悦。
愠( yùn ):生气、恼怒。
三省(xǐnɡ):每天反省。
传 (chuán): 传授。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
罔( wǎng ):迷惘,因分辨不清而困惑。
殆( dài ):危险。
词语注释
说( yuè ):通“悦”,愉悦。
愠( yùn ):生气、恼怒。
君子:指有道德修养的人。
日:每天。
三省(xǐnɡ):每天反省。
为人谋:替人谋划事情。
忠:尽心尽力。
信:诚实而守信用。
传 (chuán): 传授。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。
敏:这里指勤快。
也已:语气词连用,表示肯定。
罔( wǎng ):迷惘,因分辨不清而困惑。
殆( dài ):危险。
善者:好的方面,优点。
词语注释 ( 完整 )
旦旦( 天天 )
怠( 懈怠 )
语 ( 告诉 )
日 ( 说 )
常 ( 经久不变 )
之 ( 往,到 )
去 ( 距离 )
顾 ( 反而 )
鄙 ( 边远地区 )
故 ( 因此 )
恃 ( 懒惰 )